中华名吃学院 厨师之家
厨师之家〖chushihome.com〗精品厨艺教程推荐

川菜原料加工技巧

内容共1页  |  收藏该资料

川菜制作,贵在综合运用,除操作技巧外,原料加工非常关键。现结合实际,谈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去掉鱼腥味鱼肴味更美

 

鱼肴的美味与营养丰富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众多的鱼肴烹调由于其鱼腥味的原因,失去了固有的特色与风味,达不到要求。从化学分析看,鱼腥味是鱼本身含的氧化三甲胺还原成三甲胺所产生的一种异味,如果除不掉,则影响鱼的风味。在实践中,可采用几种方法去掉鱼腥味:

 

一是将活鱼喂养几天后,以减少其鱼腥味。方法是,将草鱼、鲤鱼、泥鳅等腥味较重的鱼类,放入清水中,加入少许醋或菜油,让鱼吸收后吐出污物,鱼身的物质同醋或菜油发生反应,溶解了有腥味的物质,并隔半天到一天换水,2天~3天后便可使腥味减少。

 

二是在烹调之前通过码味除去。鱼在烹调前大都要进行码味处理,不但使鱼有一个“底味”(基础味),而且可以去掉腥味。所用的调料有:姜、蒜、葱、料酒、醋、芫荽等。因为鱼中所含的三甲胺在酒、姜、葱等的作用下,可发生化学反应,溶解腥味。通过码味去掉腥味还要掌握时间,时间不要过长,以免起块。一般地说,整鱼的码味时间要长一些,鱼条、鱼块要短一些。如900g重的鱼烹调前码味约20分钟即可;900g的鱼条、鱼块码味15分钟即可。鱼糁的制作可用葱姜汁搅拌,也可减少鱼腥味。

 

三是在烹调之中去掉腥味。化学实验表明,三甲胺在油脂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溶解后并挥发。采用煎、炸、蒸、烧等方法,如烧鱼可待锅中油烧热后,先下葱、姜、蒜炒几下,再下入鱼烧,可去腥增香;当然在烧的过程中,加入料酒、醋,更可以去腥、提鲜、增香。

 

四是初加工后用汤或水氽一下。将鱼去鳃、鳞、破腹去内脏,用干净布擦干水分,入开水中氽一下,时间不要过长,俗称“飞一水”,三甲胺产生凝固变性,腥味就除去了。需要指出的是,烫的时间不宜太久,以鱼皮变色为度,如果时间太长,鱼皮要开裂,鱼肉变老,影响口感与形状。

 

发制干墨鱼用碱码焖泡

 

墨鱼在川菜烹调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传统川菜中的宴席运用十分广泛。由于四川属内陆省份,不产墨鱼。在川菜的烹调中,大多是用干墨鱼,因此干墨鱼的涨发是厨师的一项基本功。干墨鱼的涨发,有多种方法,以碱发多见。传统的碱发方法是:先将墨鱼用清水浸泡,待鱼吸收水分饱满后,再加入碱,比例按500g干墨鱼加入30g~40g烧碱,兑好碱水浸泡,冲入热水,使墨鱼自然吸收碱水,达到涨发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时间过长,不够滑爽,口感不好。实践证明,采用碱发,可以通过码、焖、泡三步骤来获得符合要求的墨鱼。

 

码——先将干墨鱼洗净,沥干水,放入温水中,泡软后,将墨鱼的头与身板分开,沥干水分。再兑好碱水,一般的比例为500g墨鱼用30g左右的碱,将墨鱼放入,搅拌均匀。用碱量不宜过大,太大墨鱼发过头,容易断裂、溶烂。其中墨鱼头质地较薄,碱要少码一些;墨鱼身质地较厚,应多码一些。时间要求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夏天码3小时~4小时左右,秋冬码7小时左右,达到墨鱼纤维松软。

 

焖——当墨鱼吸收水分后,要将烧至滚开的开水冲入墨鱼中;冲时要轻轻搅拌,让碱溶液均匀渗入墨鱼体中;这时候要立即盖上盖子,使热气回旋促使墨鱼干进一步吸收水分涨大;当温度下降冷却后,再冲入滚开水,如此反复2次~3次,逐渐减少碱的用量,然后即可得到合格的碱发墨鱼。

 

泡——当经过焖发之后,墨鱼基本发好,但是碱味很重,还要将墨鱼捞出(原汁留用)用开水汤氽1次~2次,捞入容器中,再将原汁的碱水加入泡好即可。用时再用热水氽一下,清水洗一下,即可烹调。

 

鱼骨属珍品发好需透明

 

鱼骨,又名鱼脆,鱼脑,是由鲨鱼、鲟鱼的软骨加工而成。历来属于山珍海味中的珍品,多用于高档宴席。在川菜中鱼骨常用作甜菜汤羹,如菠萝鱼脆、鲜橙鱼脆、桔络鱼脆等。

 

鱼骨在做菜之前,由于是干货,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色泽白色或者米黄色,必须进行发制。发制的标准是:像玻璃般的透明,口感脆糯,所以人们称为“鱼脆”。

 

鱼骨的涨发难度不大,为一洗二泡三蒸。洗用清水,动作要轻,将灰尘和杂质洗干净即可;然后取一容器放入鱼骨加入水泡30分钟以上,将水去一部分,再放入笼中蒸1.5小时,当鱼骨柔软透明时捞出,再放入清水泡2小时,换一次水即可备用。在发的过程中,还要考虑鱼骨的老嫩。色泽暗的为老骨,发蒸的时间长一些,色泽淡的为嫩骨,发蒸的时间短一些,如嫩鱼骨蒸40分钟就可以了。

 

需要指出的是新鲜的鱼骨涨发难度很大,必须掌握。以鲟鱼头骨为例,首先将鱼骨洗净血污,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姜、葱、料酒用大火烧开,打去浮末,改用小火焖2小时,然后刮去上面的残肉,剔干净,再放入锅中加入水、姜、葱、料酒焖30分钟,捞出用热水洗干净,待鱼骨变成透明状时泡入水中待用;大的鱼骨要增加次数,直到透明为止。

 

油发猪蹄筋泡炸加水漂

 

猪蹄筋是一种常见的烹饪原料,作为干货,要经过发制好后再进行烹制。猪蹄筋的发制要采用油发。其过程可概括为“泡炸加水漂”。即:温油泡、热油炸、温水泡三个阶段。

 

先将蹄筋用温水泡一下,洗去表面灰尘,用干净布抹去水分,再进行油发。具体如下:

 

1、温油泡。将油锅放火上,加入油,立即将蹄筋冷油下锅,这时候要将火调成小火,让油温升到30℃左右,恒定一段时间,使蹄筋与油温达到平衡状态,蹄筋中的少许水分最大限度的蒸发,原料由硬变软;此时稍稍调高火力,使油温慢慢上升,当油温达到90℃时,蹄筋出现起泡现象,逐渐全身翻泡,达到“蜂窝眼”的状态;当一段时间过后,如果蹄筋出现收缩,由长变短、由粗变细、油色变得浑浊、整锅泛起气泡时即可调大火加温。

2、热油炸。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将火稍稍调大,当油温上升到140℃左右,蹄筋又发生了变化,由软变硬、发生膨胀现象、渐渐地浮到油面上来;这时候又要控制油温的升高,可将锅端离火口(采取偏火口),并用手勺不断地搅动蹄筋,使之受热均匀,对一些厚粗的部位可以淋热油加温;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劈叭”的响声,蹄筋全部浮到油面,呈海锦状即可。

3、温水泡。蹄筋发好以后,要进行烹调前的保存,可在热水中氽去油污,在温水中加入少许碱搅拌均匀,去掉油渍,达到增白的效果;但不可以用凉水泡,以免发生收缩。正确的方法是将蹄筋完全冷却后,放入温水中(40℃左右),浸泡使之回软,然后用温水加少许碱反复淘洗几次,以去掉油污,漂白颜色,保持软糯松泡的特色。再用鲜汤氽一下,即可进行烹调。

该资料由会员「大厨岁月」推荐/供稿,来源:互联网公开渠道

免责声明:
1、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2、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
Copyright © 2009 zhm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菜谱小吃、配方秘方、烹饪技术、厨师厨艺、美食资料、小本创业技术资料分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