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吃学院 厨师之家
厨师之家〖chushihome.com〗精品厨艺教程推荐

上浆工艺详解

内容共2页  |  收藏该资料

第2页:上浆工艺详解[2]

2、腌渍:所谓腌渍是指加入食盐或者同时加入一定的致嫩剂,达到码味和使老韧原料嫩化两方面的目的。主要是加盐搅拌:
在切割好的原料中加一定量的盐并搅拌,直至原料稠黏有劲。
在对肌肉粗老的原料进行搅拌时,要加入一定量的小苏打或其他致嫩剂。
这里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用盐量要掌握好,一般是菜肴正常用盐量的五至七成之间较好。二是要充分拌匀,使肌肉在盐中增大溶解度,为加水搅拌作好准备。

3、加水或蛋液充分搅拌上劲:这里有几个要领需要注意:(1)掌握好用水量(或用鲜汤)。水的用量要根据原料的性质而定,不同性质、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原料他们的吸水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里脊片和里脊丁由于形状不同,吃水量多少也不相同,每500 g里脊片能吃水200 g,而里脊丁只能吃水140 g;鱼肉等水产品含水量较大,那么吃水就比较少,比如500 g鲜鱼丁只能吃水80 g;而鸡肉则由于肉质比较细嫩,含水量比较少,所以吃水量比较大,500 g鸡肉能吃水300 g左右,如果用它做成茸泥,则吃水量就更大;而虾仁、鲜贝等原料含水量就很大,则必须去除些多余的水分。(2)充分搅拌上劲。这是因为:a、只有充分地搅拌上劲才能使原料充分地吸收水分。搅拌可以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分子相互碰撞引起机械作用,使原料蛋白质分子颗粒更加细腻,而强烈的震荡会使蛋白质分子轻度变性,引起轻微的凝固,形成有一定黏度的胶体,这样原料就出现了劲力。同时,搅拌也会使水分与蛋白质分子充分结合,从而增加了原料的吸水量。b、只有充分地搅拌才能够使浆料紧紧包裹住原料,避免加热时脱浆和粘锅现象。(3)应朝一个方向搅拌。如果原料来回搅拌会使已经形成的蛋白质水分层再次遭到破坏,使原料出现脱水现象,不能够快速形成有弹性的胶体。

4、调入干淀粉:原料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地搅拌均匀上浆后,即可放入适量的干淀粉并搅拌均匀。

5、静置:原料上好浆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一般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再进行烹调,主要目的是:(1)使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的淀粉有一个充足的吸水时间,避免加热糊化后产生夹生的小颗粒。(2)使食盐、水充分渗透到原料中。因为盐、水渗入到原料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3)使原料紧张部分的劲力松驰。(4)可使多余的水分充分渗入原料内部。(5)如果加入致嫩剂,则必须静置一定的时间,因为致嫩剂对原料的嫩化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静置的条件:一般把原料放于5 ℃的冰箱中1~2小时即可。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渗出水分。

6、封油:原料在静置过程中,有的时候需要在原料的表面放入一层植物油,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原料在静置过程中水分的挥发,同时有利于原料在加热时迅速分散,受热均匀,另外对提高原料的光泽度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油脂加入后不可与原料搅拌,否则用油量会大大增加,这样就会改变原料成菜后的味感,也有可能起不到保护水分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不利的影响,如果把油脂和原料搅拌在一起,则会影响原料上浆的劲力,使成菜缺乏咬劲。
  
程序2的操作方法:
  
第二种程序的操作方法与第一种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先把水分和干淀粉调拌均匀,然后再把它和原料放在一起充分地拌匀,此法也称为挂浆。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原料本身含水量比较充足、不需要再加入水的原料,如鱼丝(或丁)、虾仁、鲜贝、鸡丝等,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上蛋清浆或者是全蛋浆的情况。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好地掌握浆的用量;缺陷是不能给原料再重新加入适量水分,以提高原料成菜后的鲜嫩度。

挂浆也有两种类型:一是水粉浆,它是将调好的湿淀粉直接与原料搅拌均匀即可,主要适用于含水量较多的一些动物内脏,如猪腰、猪肝等,在上浆前也不需加盐搅拌上劲,但挂浆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下锅前用湿淀粉直接拌匀即可。二是蛋清浆,它可以先用淀粉与原料拌匀,再用蛋清调匀后包在原料外面,也可以将湿淀粉与蛋清一起调匀后再与原料拌匀上浆,蛋清浆上浆前原料一般要先加盐上劲或致嫩。上浆后的原料遇热后,浆层中的蛋白质凝固,淀粉遇热吸水糊化,形成致密性保护层,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料的持水能力。

●该资料共2页

该资料由会员「香满屋」推荐/供稿,来源:互联网公开渠道

免责声明:
1、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2、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
Copyright © 2009 zhm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菜谱小吃、配方秘方、烹饪技术、厨师厨艺、美食资料、小本创业技术资料分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