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吃学院 厨师之家
厨师之家〖chushihome.com〗精品厨艺教程推荐

冒菜的锅底、碗料及涮烫原料全攻略

内容共2页  |  收藏该资料

第2页:冒菜的锅底、碗料及涮烫原料全攻略[2]

冒菜锅底的配方

原料:牛油800克,郫县豆瓣500克,白酒100克,啤酒1瓶,醪糟20克,糍粑海椒750克,生姜50克,红花椒75克,豆豉15克,宜宾碎米芽菜15克,冰糖50克,色拉油1500克,大蒜、大葱各适量。

番料:白蔻5克,草果5克,山奈3克,丁香2克,砂仁5克,香果5克,桂皮15克,甘草5克,排草5克,老蔻20克,甘菘5克,陈皮5克,香茅草8克,八角15克,香叶5克,小茴香18克,香草15克

制法:
1、把各种香料用温水泡约20分钟后,捞出待用。另把红花椒用白酒泡涨。
2、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和牛油烧热,放入豆瓣、大葱、生姜、醪糟、啤酒、大蒜、碎米芽菜和豆豉、冰糖翻炒,待小火炒至豆瓣水气快干时,下糍粑海椒并改用大火翻炒匀,见锅里的油沸腾时,再改小火熬约30分钟,到时再下入泡好的香料继续炒30分钟以上,直到锅里的豆瓣和糍粑海椒有发酥的感觉时,把泡涨的红花椒加进去续炒5~10分钟,老料才算是炒好了。

炒好的老料,最好是静置两天才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些。等到制冒菜锅底时,取出来加汤调制汤锅。

一锅上好的冒菜,重要的其实还不是老料炒得怎样,也不是后面要谈到的碗料配得多么了不得,而是冒菜制作过程需要不断添加的合格鲜汤—一锅用清水兑制的冒菜汤料是永远都不能与用鲜汤兑制的冒菜汤料相比的。

冒菜的汤料应当选棒子骨、鸡骨架等料去熬制。打去料渣再翻入冒菜锅里,上火烧开后,舀入炒好的老料。这里的施放比例并没有一个定数,而是要靠自己的感觉去把握,当你觉得汤中的鲜味辣味足够了时,就可以了。需要提醒的是,在第一锅汤料当中不需要加盐,因为豆瓣等原料已经有足够的咸味。不过,因为冒菜出锅时要舀很多汤汁在碗里。所以在冒过10份左右以后,锅里就应当及时补充鲜汤和精盐。至于是否要添加老料,则要视具体的情况去灵活把握。

注:以上仅以火锅味道的冒菜为例,不过卤水风味的冒菜汤料,也只需在此做法的基础上加入卤水调制。


冒菜的碗料

冒菜之所以能脱离火锅而另立门户,有人说是因为冒菜的碗料风味独特。在火锅庞大的家族当中,分支品种似乎都非常注重碗料的配制,而传统火锅本身的碗料却简单,多半是香油、蒜茸和精盐。比如在火锅的延伸品种当中,冷锅鱼的碗料就是加了十余种配料调制而成。再如眼下各地正流行的梭边鱼,其碗料中内容已变得十分丰富了。对于冒菜来说,碗料的作用则更是不可忽视。

在我具体介绍碗料该怎么配制之前,还想跟大家说说碗料的配制思路。也不知道厨师朋友是否想过什么是冒菜?冒菜的碗料应该调成什么味道?其实我对此也没有固定的答案给大家,不过我可以套用一位美食爱好者的话来讲出自己的观点:世界上本来没有冒菜,只是现在街上吃的人多了才“冒”出了冒菜。因此,冒菜不可能只存在某一种固定的味道。当我把这种思路再引入到碗料的兑制当中时,是否可以这么理解:本来冒菜是不需要碗料的,用了也只是为了补充或丰富它的味道。

好了,我下面言归正传说重点。
我的冒菜的碗料内容有:葱花8克、蒜茸5克、芹菜末15克、榨菜颗粒5克、青花椒油4克、味精4克、白糖3克、特制豆豉茸15克、香油10克。

应该说蒜茸是火锅系碗料队伍当中的主力军,因为它在任何一种碗料调制中都不可少,但用量也不能多。碗料中需要的芹菜,可以带着叶子一起切碎,因为它有一种奇异的香气,故其用量可以稍大一些。我在熬制汤料时,使用的是红花椒,因为这种花椒味浓,且能经受住高温的熬煮。可是青花椒就不一样了,其味虽然清香淡雅,但它耐不住高温,故一旦上火,短时间就得出锅,不然会香气全无。为了能体现出青花椒的香,我选择了在碗料当中加入青花椒油的做法,而事实证明,这正是碗料的神来之笔。豆豉茸是我调制碗料的另一个重点。把豆豉剁成茸以后,加姜末、蒜末、干葱、金钩、陈皮、蚝油等,待小火炒出香便好。炒时宜多加些油。


冒菜的涮烫原料

冒菜和火锅,两者在涮烫原料上几乎没什么差别——从猪肉到海鲜,再到各种蔬素食原料,都可以下锅烫食,只不过冒菜早已打上了平民烙印,它走的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路子,所以,我会说凡是价格昂贵的原料,都不适合用来做冒菜。另外,由于冒菜一般都是小店经营,既没有太多的冷藏保鲜设备用于存放原料,也没有配刀工精湛的厨师来切配,所以像腰片、胗花之类的原料也不适合做冒菜。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冒菜原料只有毛肚、黄喉、鸭肠、木耳、鸭血、魔芋、火锅粉、凉粉、藕片、青笋、花菜、蘑菇、海白菜等十余种。

把这些原料改刀成小块或小片,用水泡着摆出来,让客人按自己的喜好点菜,随后由店里的人手抓原料放入竹篓,再转入汤锅,待上下提捞几次(冒3~5分钟)后,再倒入盛有配料的碗料当中,一份冒菜就算是做好了。

●该资料共2页

该资料由会员「xiaozhubaobei」推荐/供稿,来源:互联网公开渠道

免责声明:
1、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2、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
Copyright © 2009 zhm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菜谱小吃、配方秘方、烹饪技术、厨师厨艺、美食资料、小本创业技术资料分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