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吃学院 厨师之家
厨师之家〖chushihome.com〗精品厨艺教程推荐

洋食(西餐)进入中国历史探究

  来源:烹调知识·原创版

内容提要:字数:来源:烹调知识·原创版年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清朝初年,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的首要使命是改变中国人的信仰,并不是滋润中国人的肠胃,但是,为了使中国人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教义,这些西方

字数:1962 来源:烹调知识·原创版      2015年7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中华名吃学院网站¥创业好帮手

  清朝初年,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的首要使命是改变中国人的信仰,并不是滋润中国人的肠胃,但是,为了使中国人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教义,这些西方传教士以推介西方饮食的借口进行铺路,于是,西方的饮食进入了中国。当时,中国人把黄头发、大鼻子的西方人称为“洋人”,那么,洋人带来的西方饮食就被称为“洋食”,所谓洋食,就是后来中国人所说的西餐。 足不出户#网上学习小吃项目!

  清朝初年的顺治年间,已经在北京居住的32岁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颇受顺治皇帝的看重,委任汤若望做了当时的天文台台长,并被授予太常寺卿和通政使,成了朝廷的一品大员。在所有当官的外国人中,汤若望的级别是最高的一个。为了和自己的同事搞好关系,汤若望就做了洋食请大家品尝,汤若望做的洋食是西洋饼,其主要原料是蜂蜜、小麦粉和鸡蛋,类似于后来的蛋糕。大家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汤若望做的西洋饼这种洋食之后,纷纷称赞。 中华名吃学院网站¥创业好帮手

  对于洋食在中国的传播,汤若望是有一定贡献的,他在75岁去世后,葬在了北京西面的马尾沟,这是顺治皇帝亲赐的墓地。后来,以汤若望的墓地为基础,办起了一所神学院,同时请来了法国的酿酒匠人,建起了一家葡萄酒作坊,生产葡萄酒。葡萄酒当然也成了一种深受许多中国人欢迎的洋食。 足不出户#网上学习小吃项目!

  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江南才子袁枚出版了他的饮食专著《随园食单》。在《随园食单》中,袁枚提到了当年汤若望做的西洋饼这种洋食。不过,袁枚将其称为“杨中丞西洋饼”,并详细描写了它的做法:“用鸡蛋清和飞面作稠水放碗中,打铜夹剪一把,头上作饼如碟大,上下两面合缝处不到一分。”接着,生烈火烘铜夹,一糊、一夹、一烤,“顷刻成饼,白如雪,明如绵纸。微加冰糖、松仁屑子。”清朝的时候,“中丞”是巡抚的别称,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袁枚所说的杨中丞,是当时一位姓杨的省长。《随园食单》里的“杨中丞西洋饼”这种洋食,可能是这位姓杨的省长在工作中和西方传教士接触的时候学到手的。后来,袁枚又学到了这种洋食的做法,并将其写进了《随园食单》中。 烹饪技术厨师与厨艺资料学习!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当时住在天津租界的英国牧师印森在天津租界开办了一家经营餐饮、旅馆和货栈的名为“利顺德”的铺子,这里的餐饮经营的是洋食。而且,利顺德的餐饮部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打制了一套金银餐具,这套金银餐具一直保存了下来,是洋食在清朝传入中国的实物明证。 足不出户#网上学习小吃项目!

  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的美华书馆刊印了一本中文版的《造洋饭书》。所谓“洋饭”,就是清朝时人们说的“洋食”。《造洋饭书》里介绍了200多种洋食的做法。这本《造洋饭书》作者是美国传教士高迪匹的夫人,她在中国居住了58年。高迪匹本人也是不可小觑的,他曾经拜访过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还编写过一本《上海土音字写法》。看来,对于洋人的作用,实在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足不出户#网上学习小吃项目!

  清朝时的官场上并未流行洋食。曾经做过光绪皇帝英语老师的张德彝,在他写的《航海述奇》一书中,详细描写了他在同治五年(1866年)乘坐英国轮船由天津去上海时在船上吃的伙食,其中就有洋食:“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吃洋食用的餐具是“每人小刀一把、大小匙一、叉一、盘一、白布一、玻璃酒杯三个”。张德彝是当时同文馆的第一批学生,也就是官办外语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他这次乘坐轮船去上海时,已经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即将去西洋考察,学了三年西洋话的张德彝,最后还是在西洋船上开的洋荤,由此可见洋食在京城官场上的地位是微乎其微的。这大约与当时官场上排外的大环境有关。 足不出户#网上学习小吃项目!

  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的时候,曾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事的张荫桓被任命为太常寺少卿,是太常寺的二把手。太常寺的职责是为朝廷祭祀和祭典执掌礼仪,再加上操办祭器和祭物,是清水衙门,没什么油水,然而,这件事却遭到了大臣徐致祥的强烈反对。徐致祥在奏折中宣称,他与张荫桓毫无过节,甚至彼此素不相识,但就是要彻底反对张荫桓出任太常寺少卿,其理由是:“查张荫桓出身卑微,幼习洋业,故夷情略悉,已为自爱者所鄙。”所谓“夷情略悉”,就是大略了解了洋人的生活状况。按照徐致祥的说法,张荫桓只是大略了解了一些洋人的生活状况,便已经被徐致祥这样排外的官员所鄙视并且不遗余力地进行弹劾,妨碍了升迁,如果当时有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肆无忌惮地大吃洋食,恐怕就会被千夫所指,一败涂地。 烹饪技术厨师与厨艺资料学习!

  到了清朝末年之后,洋食才被满清政府的官场上正式接纳。当时,末代皇帝溥仪在聘请洋教师给他讲课的同时,还曾找擅长做洋食的厨师为他做洋食吃。不过,这时的时局已然今非昔比,溥仪这位被称为末代皇帝的满清皇族后人已不是大清的宣统皇帝,而是在紫禁城中难以自保的退位者了。 烹饪技术厨师与厨艺资料学习!

本文来自烹调知识·原创版
转载该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不同意转载或涉及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以便可以立即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
Copyright © 2009 zhm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菜谱小吃、配方秘方、烹饪技术、厨师厨艺、美食资料、小本创业技术资料分享站